根據廣東省總工會《關于推薦評選2019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和五一勞動獎章的通知》(粵工總明電〔2019〕5號)的通知精神,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會委員會擬推薦廣東建星建造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候選單位;中建二局深圳分公司第六項目部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羅資奇同志作為“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候選人。為加強社會監督,廣泛聽取職工群眾的意見,現將擬推薦對象的基本情況和簡要事跡予以公示。
一、公示時間:2019年3月1日至3月6日。
二、在公示期間內,任何個人和單位均可通過來信、來電、來訪等形式,向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會委員會反映公示對象的有關情況和問題。以個人名義反映的提倡簽署或自報本人的真實姓名并留下聯系電話;以單位名義反映的應加蓋本單位印章。
三、反映公示對象的情況和問題,要堅持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的原則,不得借機誹謗和誣告。
四、受理單位: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會委員會
聯系電話:020-83133617,傳真:020-83133652
地址:廣州市越秀區東風中路483號粵財大廈32樓3224室
郵編:510045
電子郵箱:gdjsghwyh@163.com
附件:1.廣東建星建造集團有限公司基本情況和簡要事跡
2.羅資奇同志基本情況和簡要事跡
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工會委員會
2019年3月1日
附件1:
廣東建星建造集團有限公司基本情況和簡要事跡
廣東建星建造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成立于2001年,現有職工人數1622人,是一家以建筑施工為主,集產業投資、工程管理、運營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建筑集成服務商,公司先后獲頒“全國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廣東省企業500強”“廣東省民營企業100強”“中國建筑業成長性企業200強”“全國優秀施工企業”等榮譽,是珠海市首家獲得知識產權貫標的本地建筑企業,連續12年被評為“廣東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2017年,榮獲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省政府質量獎”。其主要事跡如下:
一、堅持創新研發,推動建筑產業升級。公司以率先“實現建筑產業現代化”為發展綱要,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和技術研發。公司率先引進、使用活動板房,率先研發設計建筑鋁合金模板技術及房屋施工一體化施工技術。2017年,公司聯合省、市行業協會及多家大型知名建筑企業,共同搭建的“建采易”電商集采平臺,促進行業互聯網+發展;公司主編、參編國家及省級行業標準4項,獲國家、省級工法17項,國家專利63項,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二、追求卓越品質,實現高質量發展。公司一直致力成為“卓越品質的建造者”,始終把高質量發展放在公司戰略的首要位置。不斷加強質量管理,提高工程質量,增強綜合競爭力,全力助推質量強省、質量強企建設。連續3年承辦省、市建設系統“質量月”觀摩會,成為行業質量標桿;公司承建的珠海首個保障性住房項目“華發人才公館”獲全國建筑行業最高質量獎“魯班獎”。
三、努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的職工隊伍,積極開展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為打造學習型企業,公司創辦了“建星學院”,為企業輸送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梯隊。公司每年舉辦一次職工勞動技能及QC大賽。曾獲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小組二等獎及多項省級質量管理獎;公司選派的選手曾榮獲廣東省建筑安全生產文明施工作業競賽(消防演練及救護)第一名,公司榮獲廣東省建筑安全生產文明施工作業競賽優秀組織獎。
四、積極推行智能化、綠色建筑,以實際行動踐行美麗廣東建設。公司積極打造花園式項目,利用綜合環境檢測系統、自動噴淋系統、污水循環處理系統等,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全面達到6個百分百標準;通過建筑鋁模、智能爬架、PC預制構件等建筑工業化材料技術運用,做到節能減排、安全生產,推進美麗廣東建設。公司承建的項目獲評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全國AAA級安全文明施工示范工地。
五、加強企業黨建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企業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公司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將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相結合,將黨小組建在工地上,把關愛送到基層去。2018年被授予珠海市“兩新”組織基層黨建創新“十佳”優秀案例獎。
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做優秀的企業公民。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與企業擔當,廣泛關注和開展涉及貧困群眾的醫療、教育、救災等慈善事業。每年捐獻善款一千多萬元、累計惠及困難群眾超萬人次,為廣東精準扶貧救助工作作出積極貢獻;積極參與社會搶險救災工作,被評為珠海市香洲區“抗風救災先進集體”。
附件2:
羅資奇同志基本情況和簡要事跡
羅資奇,男,漢族,籍貫湖南邵東,1973年10月出生,1995年7月畢業于南昌工程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大專學歷,200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程師,現任中建二局深圳分公司第六項目部黨支部書記、項目經理。
該同志23年來一直工作在施工一線,先后擔任過多個大型工程項目的項目經理,在施工管理和施工技術創新方面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該同志管理的工程項目,先后獲評中建二局觀摩工地、廣東省觀摩工地,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工地、廣東省建設工程優質獎、廣東省金匠獎、2018年度國家優質工程獎等多項榮譽。
該同志先后獲得2012年中建二局創先爭優系統工程“十佳工程師”、2013年度東莞市建筑業企業“優秀項目經理”、2014年度深圳市建筑業企業“優秀項目經理”、2015年度全國建筑業企業“優秀項目經理”、2016年度廣東省建筑業企業“優秀項目經理”、2017年度中建二局創先爭優系統工程“十佳道德模范”、2018年度全國“安康杯”勞動競賽安全文化宣傳工作“先進個人”, 2018年度全國“職工書屋閱讀學習成才職工”等榮譽。其主要事跡如下:
一、 以身作則,積極開展黨建活動,發揮基層黨建活力。
作為項目部黨支部書記,羅資奇同志十分注重政治理論與業務知識的學習,能站在黨員群眾的前列,以身作則做表率。大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貫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活動,先后聯合項目所在地紀委、政法委、業主等單位在項目上開展“兩學一做迎七一黨慶”“黨章知識競答”“支部書記講黨課”及“平安清廉驛站”等主題活動,該同志還帶領項目黨支部深入開展“黨員稽查隊”建設活動,使黨建活動與工程建設實踐緊密結合,在工程項目管理中營造了廉潔、清正的文化氛圍,充分發揮了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以人為本,積極開展“安康杯”勞動競賽,完善項目安全質量管理。
該同志一直重視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勞動保護工作,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和以人為本的安全生產發展理念,創新安全管理技術,認真貫徹落實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積極開展“安康杯”勞動競賽,始終貫徹“過程精細、品質卓越”的管理理念,帶領項目管理團隊完善質量管理制度,不斷健全質量保證體系。
三、力推項目綠色施工,倡導環保節約,為生態文明建設作貢獻。
該同志大力引進建筑廢棄物再生技術,將混凝土余料、建筑物拆除產生的廢棄物送至建筑廢棄物再生公司,制成磚胎模用磚、宿舍基礎用磚、生活區透水磚、鋪面磚等建筑材料,不僅節約了成本,更美化了工地環境。在項目施工過程中,積極利用BIM技術,減少施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碰撞,優化并加快施工過程,提高質量,契合綠色施工理念。
四、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通過傳幫帶,增強團隊的創新能力,助推企業降本增效。
為培養更多的創新人才,該同志成立了羅資奇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領團隊加強學習和研究。通過導師帶徒傳幫帶及培訓等方式,不斷增強青年職工的業務知識和創新能力。在《非承重墻構造柱混凝土成型質量控制》《關于降低地下室外墻滲透率的控制措施》等課題研究中,他帶領的團隊經過反復的實驗與工序研究,其QC成果獲評全國工程建設優秀獎。工作室創新團隊由2014年的3人增加至現今的35人。近3年來,他帶領的工作室獲省部級科技獎項6項,國家級科技獎項3項。創新工作室的創新成果不僅給企業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也發揮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五、注重團隊建設,打造團結和諧、凝聚力強的項目團隊
羅資奇同志非常重視團體和項目“家”文化建設,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他關心團隊成員,積極為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出現的困惑和難題,讓大家充分感受項目大家庭的溫暖,增強了職工對項目的認同感,激勵他們主動為這個“家”排憂解難,貢獻自己的力量。
羅資奇同志用自己的匠心筑起了建筑人的一個個“金牌夢”。